春天带着她独有的生机和希望向我们走来,提醒着我们前路依旧——对美的追求不变,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变,发展孩子能力的目标不变。2021年2月25-26日,我们在学期伊始,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举行了优秀教师经验分享交流会和学科说课比赛,只为不断提升自己,托举孩子们的成长。
观千剑而后识器——交流分享显智慧
2月25日下午,全体教师相聚学校三楼会议室聆听了来自高精标老师、王梦施老师、张蕾老师和姜秋婷老师的教学经验交流分享。
高精标老师从“守矩、明礼、知义、争先”班级文化进行分享。
初一(2)班班主任高精标说“放低身姿比高高在上更有效。”班主任如果能从学生角度出发,尊重、理解、爱护自己的学生,让学生真正悦纳自己、管理自己,班级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言传身教、尊重家长、配合科任老师最终都落实到立德树人。
王梦施老师以《陪伴·欣赏》为题分享。
小学二年级班主任王梦施说道:班主任要成为孩子的陪伴者和同行者,同时也要成为孩子的欣赏者和放手者。从她自身的经验之谈到借用名师的经典案例,深入浅出,道破了“陪伴与欣赏”在班级管理中之重,用爱去温暖每一位孩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成为一名“有温度”的教师。
张蕾老师从“准备、学习、反思、行动”四个点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感想。
初三物理老师张蕾从沉下心来备课到如何珍惜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丰富的学习平台,课后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创新“小妙招”就会不断涌现。
姜秋婷老师分享小学数学学科如何进行思维能力培养。
姜秋婷通过“说”、“画”、“玩”中让学生体悟数学知识进行内化。并分享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习惯以及和家长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四位老师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教学案例、发自肺腑的声音、质朴的语言进行了汇报,所讲内容即是实际工作的总结和提炼,也是自己教学历程的表白和剖析。这让我们再一次地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和崇高,也体验到了其中的辛酸和快乐,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名教师。
美玉无瑕贵切磋——说课比赛展风采
2月26日,举行了主题为“学生思维发展观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说课比赛。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有云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院云波老师,执行校长谭永惠老师,副校长洪涛老师。
14个学科组的教师们准备充分,语言表达轻松流畅。他们独到的教学设计,巧妙的多媒体辅助演示,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初中英语
以《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 (1a-2c)》一节为例,基于学生思维发展观的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中,老师们凭借英语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目标,明确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 (1a-2c)》一节内容的重难点,以“创设情景,活动导入”、“从单词到词组,再到对话,以及语篇的层层递进”等过程的渐进,突破了重难点。上课做到五有:有序,有趣,有景,有思,有效。体现了英语生态课堂的模式。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组的说课题目为《学生思维发展观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探究为例》。整个说课由说学生思维发展特点、说学情、说教学设计三部分构成。教学设计中通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探究,落实了化学学科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整个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尊重学生,实现了教学与学生发展统一的生态课堂。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组说课内容是《轴对称图形》。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增加了学生应用实践的机会。整节课呈现了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游戏引入”、“动手操作”、“延伸拓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生态课堂,发散学生思维,创新作品。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同时也得到美的熏陶。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组进行说课展示的课程是《盛唐气象》,主要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整个教学设计围绕着“长安一日游盛唐”的理念进行,首先向学生展示长安城的平面图,由教师作为导游,学生作为游客,参观长安城的各个地区,在讲解过程中穿插大量图片和文字材料来辅助教学,实现学生对盛唐气象在经济、民族政策、社会风气、文学艺术等方面表现的了解。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组以《献礼祖国——我是小小设计师》为说课的主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教学环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组的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以学生思维发展观、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生态课堂教学理论为基础,同时结合本框题“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批判精神的培养”以及“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新能力”三大目标进行讲解。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不仅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参与主体,同时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了学习、掌握和理解。
初中地理
教学内容的细化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但是,找到规律以此为干,就可以把细碎化的知识连成一个体系。抽象的思维可以通过具体的表象来体现。在郭丽琼老师的复习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中,她通过身边的地理现象确定了“从昼和夜窥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主线,把两个知识模块串联起来,通过三大问题探究及四幅地图解析来强化知识和培养地理思维。这便是“身边的地理”。
艺体心组
艺体心组内成员较多,但是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以学生为主体,把“寻找更好的自己、提高生活情趣和心理能量”作为目标。今天我们从“马小跳”同学的口中听到了老师在他不同年龄段所教学的内容。人的思维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小学到中学的思维过渡,是思维发展中的质变。大脑的发育和不同性质的教学活动从内部和外部共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低年级寓教于“玩”,中高年级寓教于“乐”,高年级寓教于“美”艺体心教学即,“有序、有效、有趣、有情”。
初中物理
以《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一节为例,基于学生思维发展观的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从教材和学情出发,制定符合物理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目标,明确《密度》一节内容的重难点,经历“创设情景,活动导入”、“实验探究,引入新知”、“建立模型,推导公式”、“联系生活,课堂总结”四个教学环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了物理生态课堂的模式。
小学语文
在新基础教育及生态课堂的引领下,小学语文组以《雷雨》为例,根据小学低学段孩子的已有认知和思维发展,创设多个真实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利用学习记录单及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的同时,落实语文要素。最后以体悟式作业下放,培养孩子留心观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小学科学
小学阶段学生的智力、兴趣以及探讨能力等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世界充满好奇,那么保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小学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小学科学老师们在说课中指出追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就是要基于对学情和教学内容的把握,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有侧重地引导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借助多样的教学方式、手段促进学生的思维自主而有序地展开,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初中生物
刘月芳老师的《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通过对不同学段的分析,寻找知识的增长点,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刘老师针对本节课设计的生态课堂用“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病例”的真实情景导入,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层层设问,让学生通过探究心脏模型,认识心脏的结构,推测心脏的功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探索式的自主学习。金牛元宵破晓烟,小中欢聚话哲贤。
初中语文
诚邀硕师迷雾净,巧扮童稚笑语甜。
百花齐放迷舞帝,万鸟共鸣羞天仙。
等闲亦赋唐人句,击壤再唱说课篇。
元宵晨聚煮白雪,课悬微启揽骥跃。
室内室外小蝶舞,台上台下大鹏掠。
新人不输老将智,后浪更放前浪帖。
翰墨染就余晖里,何事挥别西天月?
——《元宵说课展抒怀》
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组的说课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通过添加不同辅助线的演绎推理的方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为一个平角或把三个内角转化为两平行线的同旁内角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不同的添加辅助线方法的实质是相同的,并且学会将难化为易。通过同学间的互相探讨启发,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完全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让学生体会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比赛最后,云波老师点评了每个学科的教师各具风采特色,肯定了老师们认真参赛态度,大家立足自身学科的核心素养,高站位学习课标,以发展学生思维为主,全方位解读教材,层层深入展示教学全过程。
获奖情况
经过评委们对14个学科组教师们的现场表现做出了深入客观的现场评定,获奖如下:
冠军奖
初中语文组
一等奖
小学语文组、综合信息技术组
二等奖
小学数学组、初中英语组、初中生物、初中数学组
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教研团队的互帮互助。
初中英语培训专家 钱柳伊老师
小学数学培训专家 管尤跃老师
小学语文培训专家 俞群老师
初中语文培训专家 周丽蓉老师
初中数学培训专家 胡红老师
我校“优势互补,互利共生”的教研理念是参赛教师们的坚强后盾。此次说课比赛为全校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和提高的平台,对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大有裨益。正如前来观摩学习的昆明西山区团结民族中学金晶老师说到:
今天有幸参加了云大附中西林分校关于“学生思维发展观下的学科课例分析”的说课活动让我收获满满。教师不仅分析教材、学情,还寻找最为适合这一节课的情景进行导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动的,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生态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试错、质疑、实验、合作、交流、评价等方式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改善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课后布置的作业也是多样、多元、多维化的,使得学生在课后也能够向不同的方向思考、进步和发展。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和各位老师们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