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窗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871-63862353

地址:昆明市盘龙区白龙路413号人与自然公交站旁

德育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之窗 > 正文

言为心声,思辨有声 ——西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十月语文学科实践活动落幕

来源: 日期:2025-11-07 阅读:


语文组于202510月精心策划并圆满开展了“言为心声,思辨有声”专项实践活动。语言是心灵的回响,表达是成长的印记。为深化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推动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有效转化,一个月来,语文组以分层设计为基石,以多样实践为路径,聚焦口语交际方法指导,让每个孩子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表达潜能,实现“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成长跨越,让语言与思维在交流中协同绽放光彩。

一年级:童谣伴我乐开怀

对于刚踏入校园的一年级孩子而言,兴趣是开启表达之门的钥匙。“童谣伴我乐开怀”活动以韵律为媒,让孩子们在诵读与吟唱中感受语言的灵动之美。“童谣朗读会”上,孩子们挣脱羞涩与胆怯,带着夸张的动作、鲜活的表情大声朗读《对韵歌》《小白兔》等经典童谣,稚嫩的童声搭配可爱的肢体语言,让教室里充满欢声笑语;课堂上,老师们带领大家学唱简单童谣,在轻快的节奏中培养语感,每个孩子都勇敢站上小舞台,用纯粹的童真展示表达的热情,在快乐互动中迈出了语言表达的第一步。

 

二年级:故事王国我来讲

绘本与童话是二年级孩子的精神乐园,也是培养连贯表达能力的绝佳载体。“故事王国我来讲”活动以“我的故事时光”为核心,引导孩子们从海量绘本与童话中挑选心仪作品。课后,孩子们认真研读故事、梳理情节,将书面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表达;分享现场,他们娓娓道来《小王子》的纯粹友情、《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深沉爱意,不仅生动复述故事脉络,还积极分享心中最爱的角色与动人情节。在表达与倾听的互动中,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想象力也在分享中不断延伸。

三年级:童话世界我来演

“说故事”到“演故事”,三年级的活动实现了表达形式的进阶升级。“童话世界我来演”以“童话剧场”为载体,让孩子们分组选取《白雪公主》《小红帽》等经典童话片段。活动中,孩子们分工协作,有的化身编剧梳理台词,有的专注打磨动作细节,有的用心酝酿表情神态。舞台上,他们通过生动的对话、形象的肢体动作与饱满的情绪传递,将对故事的理解融入每一个表演瞬间。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深化了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更在协作中培养了沟通能力,让语言表达更具感染力与表现力。

四年级:神话传奇我传承

中华神话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想象,是滋养表达能力的文化沃土。四年级“神话传奇我传承”活动兼顾讲述与表演,设置“神话故事会”与“神话小舞台”两大板块。“神话故事会”上,孩子们化身故事讲述者,绘声绘色地讲述盘古开天的壮阔、女娲造人的温情,用语言勾勒出古老神话的奇幻世界;“神话小舞台”上,他们与同伴携手,通过角色扮演重现神话场景,衣袂翻飞间,让沉睡的传说在校园里焕发生机。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提升了语言表达的感染力,更深入感受了神话故事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中理解了语言的力量。

 

五年级:民间故事“画”与“话”

当画笔遇上语言,表达便有了双重魅力。五年级“民间故事‘画’与‘话’”活动创新性地将图文结合,以“民间故事连环画创作”为实践形式。孩子们先静心研读《牛郎织女》《田螺姑娘》等经典民间故事,提炼关键情节与核心冲突;再用画笔勾勒人物形象、描绘故事场景,一笔一画间,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视觉画面;最后依据画作,用流利的语言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让静态的画面在话语中流动起来。这种“画”与“话”的融合,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视觉创意能力,又提升了创造性表达水平,让语言表达更具个性与张力。

六年级:“竹节人”项目式讲解

面对即将步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活动聚焦“条理化、程序化说明与讲解”能力培养。“‘竹节人’项目式讲解”以“我是竹节人非遗推介官”为主题,孩子们课前深入了解竹节人这一传统非遗玩具,查阅资料、动手实践,清晰梳理制作步骤与选材技巧;展示现场,他们自信满满地站在台前,条理分明地讲解工艺要点,同时现场生动演示竹节人的玩法,让听众既能听懂“怎么做”,又能感受到传统玩具的独特乐趣。在真实的表达语境中,孩子们的逻辑思维与程序化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锤炼,为未来的社会沟通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月的校园,因表达而热闹;成长的旅程,因言说而精彩。“言为心声,思辨有声”口语实践活动虽已落幕,但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的勇气、积累的技巧与绽放的自信,将成为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语文组也将继续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搭建更多表达平台,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语言的世界里大胆发声,用表达点亮人生旅途,让每一次开口都成为照亮未来的微光!